留得残荷听雨声
转帖
竹坞无尘水槛清,
相思迢递隔重城;
秋阴不散霜飞晚,
留得残荷听雨声。
这是李商隐所写的一首词,,我最喜欢的一句话,是那最后一句。
已经记不清李商隐在写这首词的时候是怎么样的心境与境遇了,只记得每每品尝这句话时都有一种说不出的味道。秋已近,百荷凋,留一点残荷,静听雨声。那是一种淡定与从容,那是心如止水的平静。
还记得杨绛老人说过: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老人的感悟与那句诗是如此的异曲同工,不错的,人生最曼妙的风景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荷虽是残荷。坐听雨声又何尝不是一种安静与淡然。
忽然觉得有点佩服一位老人了,他把自己的住所命名为残荷斋。曾经一度觉得很不可思议,因为觉得那个名字很有衰败的味道,不适合用来命名,写写诗词倒是无妨。回首过往的点点滴滴,渐渐开始懂得了那位老人的心思;人世百年,忙碌一生,所为的不过是夜眠七尺之地,每日三餐可饱。竟不知为这这些个东西,世人会争得你死我活,似乎不争就会少了自己的那一份。说来说去,终究是逃不过一个利字,国之相合或相争是因为利益;人与人之间的争斗也是因为利益。难道真的如太史公所说:天下熙熙,皆为利往;天下攘攘,皆为利来;总不愿意认同这句话,因为,即使有无数的东西能够用利益来衡量。至少,亲情,友情,爱情是不可以的。那不是利益能够理解与明白的,利益为的是自己,而亲人为的是亲人。那不一样。
雨落梧桐,是愁;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雨打残荷,是什么?我也不清楚会是什么,老子说过一句话: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虽说称不上是一种看残荷,听雨声的心境。至少也算是另一种淡然吧。
潮起潮落,听世事无常;云长云消,品人生百味。残荷上能留下雨声,也只有有心人,心静的人能够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