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阅女兵归来 警车机场开道迎接姐妹花
重庆晨报 2009-10-11
国庆60周年阅兵式中,女博士踢正步走过天安门广场,唐甜是唯一的。从2008年北京奥运会“鸟巢”走进阅兵村的女文艺尖兵,杨菁是唯一的!这两朵让3200万重庆人自豪不已的军中“姊妹花”,昨日从北京载誉回到离别7个月的第三军医大学校园,受到了高规格迎接。 “飞机来了!”昨日下午2点50分,唐甜和杨菁搭乘的航班刚停降落在江北国际机场,等候在机场贵宾厅的首长和战友就雀跃起来。 3点正,身着军装的唐甜和杨菁步出机场闸口时,大厅响起热烈的掌声。“你们瘦了,辛苦了!我们先代表学校首长欢迎你们凯旋归来!”第三军医大学政治部任景敏主任和校务部黄骥送上鲜花。 两人剪了短发,看上去格外精神。迎接两位受阅女兵的车队,在军警车的开道下驶向第三军医大学。 “热烈欢迎我校两位受阅女兵载誉归来!”学校办公大楼大厅电子屏幕上打出格外耀眼的欢迎标语。 下午5点,身着检阅服的唐甜和杨菁出现在学校办公大楼门口,校级首长迎候献上鲜花。随即,欢迎座谈会在贵宾厅举行。在掌声和问候声中,唐甜和杨菁眼眶湿润。她们表示要在今后的工作和学习中再立新功。 在共和国60年的先后14次大阅兵中,唐甜是第一个踢着正步走过天安门的女博士,她也是第一个从阅兵村考取的女博士。她正步走过天安门时,排在方队第一排第17位。此外,她还是三军女兵方队中年龄最大、学历最高的第一人。 唐甜生在山东,长在成都,在重庆有着8年求学经历。她人如其名,高高的鼻梁,两个酒窝,甜甜的笑容中有些腼腆。 “10月5日,我们方队开始解散回撤。那天,我们抱成一团,个个都哭红了双眼。我们编辑了专门的通信录,相约10年后再聚首。”昨天,唐甜对记者说起战友间的深情厚谊。 “其实,我和杨菁晚了两个月到阅兵村,最初断断续续写阅兵日记。到了倒计时100天,我就坚持天天写。不管白天训练多累多苦,熄灯后我打着手电也把日记写完。”唐甜说,这是她终身难忘的一段记忆,汗水、泪水与幸福交织。她称,将认真整理和完善这批珍贵的阅兵日记,如果条件成熟,将出版成书永久珍藏。 唐甜研究的是流行病学与卫生统计学。她说,由于熬夜参加硕士毕业研究写作和博士生考试,导致脸上青春痘不少,初选觉得自己被选上参加阅兵的可能性不大。 “我入选国庆阅兵了!”她收到入选通知的一刻,不由自主地尖叫一声。此时,她正面临硕士论文答辩和英文论文修改的关键时刻。为了参加阅兵,“已做好的课题和论文只好锁进抽屉里。”她走得太匆忙,来不及告诉亲友。 “我们是3月3日进驻北京阅兵集训基地的。3月14、15日两天,我向方队首长请假,飞回重庆参加博士生考试,好友们这才知道我参加了阅兵训练。我考完立即返回阅兵村。”唐甜说,紧张训练中无暇了解考试结果,8月中旬,学校的博士生录取通知书寄到了阅兵村。 方队的姐妹们争相传看博士录取通知书是什么样子的。“这样,我一不小心,就成了共和国阅兵队伍中唯一的女博士。”唐甜调侃说。 军姿训练第一天,教官总结她头不正、腰不挺、眼神不好、手型不对。因平时队列训练比较少,唐甜常被教练“请”到场下体验动作,这让她感到十分委屈。“刚开始哭得比较多,现在不哭了!”唐甜与队友们一次次向极限发起挑战,终于通过多次考核。 杨菁,11岁就读解放军艺术学院,16岁成为济南军区前卫文工团舞蹈演员,2008年参加北京残疾人奥运会开幕式表演,荣获过全军第六届战士文艺奖、优秀演员奖……她是第三军医大学护理学院五队正连职副队长。这次天安门阅兵,杨菁迈出铿锵正步。 3月3日进入封闭训练当天,就被要求剪去留了10年的长发。“我是跳舞的,长发对于我是多么的重要,说实在的,我心中极不情愿。但我又暗暗诫自己,一定要要忍住!头发剪了可以再生,参加阅兵的机会失去了,就不可能再有!”杨菁昨天说,当剪刀真的剪掉齐腰长发时,她眼泪止不住留了下来,她和唐甜抱头痛哭。 8月的北京,异常炎热,阅兵场地表50多摄氏度,干燥的空气刺痛鼻孔。一天,一位首长前来阅兵村检验训练情况。杨菁所在的三军女子方队走过主席台时,一种咸咸的、温温的东西顺着鼻孔流了出来,杨菁没来得及思考,下意识地往肚里吸。 当预演结束后,她回过神来,摸了摸鼻子才发现,刚才流的是鼻血,且血已凝固在鼻孔里。面对战友的关切询问,杨菁笑着说:“我这应该算纹丝不动吧?” “阅兵当天,我们凌晨两点半起床,我还把脸涂黑了呢!”杨菁称,每天长达11个小时的训练,人人都晒黑了,可她比起其他女兵仍白得很突出。国庆当天早上,她两点半起床化妆,用偏黑的粉底掩盖白皙的皮肤。 “脸没晒黑,身上倒晒成了斑马!”杨菁卷起裤管说,训练时穿短裤和战斗靴,腿上被晒出了斑马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