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

我为什么红?

我为什么红?

三月一号起重庆卫视改版,不再播出商业广告,我听到这件事情已经好些天了。一开始觉得这是业内的事,不想说什么,但昨天快报转发新华社报道,重庆卫视不再播出商业广告已然成为今年两会热议的话题,重庆市市长黄奇帆4日就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予以正面回应。我觉得就值得一说了。新华社记者向黄奇帆提出的三个问题是,广告收入是电视台主要盈利渠道,重庆卫视不播商业广告能支撑正常运转?重庆卫视改版后被称为“红色频道”,不播娱乐节目和流行电视剧,如果收视率不好,能否长期存在?大力倡导“红色文化”会否影响我国多元文化发展?黄奇帆说,大家把国际惯例忘了,资本主义国家中都有很多不播出广告的公益电视台,如英国的BBC、日本的NHK等。重庆卫视致力于打造全国第一家公益电视频道。重庆卫视这次改版所需大部分资金由市财政解决,体现了政府推动公共文化发展的职能。         首先,我特别赞同黄奇帆市长提出的我们的媒体和国际惯例接轨。让政府买单不播广告,让老百姓看到好的电视节目又可以不必忍受广告,群众当然欢迎。不过所谓市财政买单的本质还是纳税人买单,这一点要说清楚。有人担心如果因为财政拨款不足,导致节目质量下降怎么办呢?我觉得这是杞人忧天。中国电视发展到今天,有那么多频道可以选择,重庆人民也有权选择他们喜欢的电视节目,哪个台好看他们就看哪个,重庆市又没有限制重庆市民看其他台的权利。这就还好。而且停播商业广告仅仅是重庆卫视一个频道,不是重庆电视台的所有频道,重庆电视台的其他频道仍然可以播出商业广告。也就是说,对于重庆的企业来说不会受到太大影响,他们如果需要投放广告完全可以选择重庆的地面频道或者其他卫视和央视。作为电视从业者,由衷的欢迎更多的城市提出媒体更多地与国际接轨,而不仅仅陷于“不播广告”这一条,否则就显得央视他们很低级了,因为央视还在播商业广告,不管是《新闻联播》的头尾,还是春晚的中间。
         其次,我也由衷的赞同用媒体树立民众的信仰,今天中国社会的很多问题都可以从信仰缺失上找到终极答案。红色文化就是一种信仰的表现。重庆市这两年号召全体市民大唱红歌,也是树立公民信仰的一种方式,而且对于稍微有点岁数的老百姓来说,这种方式他们非常熟悉,现在一声令下他们捡起来也快。搞红歌会最早是江西首创的,节目办得很好,我看过好几次,《人民日报》专门报道其成功经验。可惜江西人仅仅是在电视节目上唱,力度远远比不上重庆。我一个同行春节前去了重庆,回来告诉我,现在重庆大街上到处放红歌,老百姓吃完饭就上街唱红歌,一派欣欣向荣的红色景象。毛主席早就有过光辉论断:无产阶级的文化阵地无产阶级不去占领,资产阶级就要去占领。所以现在重庆卫视牢牢占领了这个阵地。据不完全统计,一部《亮剑》,在重庆台已经播出了三十七遍。这是怎样的魄力啊。少数人担心是否会影响文化多元发展的问题,我觉得也是完全没有必要的,因为我们党“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双百”文艺方针从来就没有变过,重庆再怎么弄也只是西南一市,怎么会影响我们整个中国社会的文化面貌和发展前景呢?

TOP

一部《亮剑》,在重庆台已经播出了三十七遍

TOP

侯宝林说就是愿意在电台里唱戏,有倒彩儿也听不见呀。
播出37遍 和有多少观众之间没有什么必然联系呀,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