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

[实用信息] 猎证培训

猎证培训

今天是BC 省春季猎熊的第一天。每人每年可以打两只黑熊,三头鹿,三条狼,多只鸭子和鵝如有兴趣,请联系张教练,电话250 619 8000.课堂是在Nanaimo.

TOP

中文授课。我的学员70%是中国移民。

TOP

猎熊是很刺激的,我差点被这个熊抓

TOP

引用:
原帖由 handyman 于 2014-4-1 17:20 发表
能先讲讲去哪里打猎,以及其他有关打猎的知识,好吗?
抱歉,前段时间瞎忙,没有能够及时回帖。
如果是打熊,伐木路是最好的地方。路边有新鲜的草,野梅子。你沿着伐木路开,一天看上几头熊不奇怪。还有,被砍伐的林地,5,6年后,新的植物长出来,熊喜欢这里。秋天三文鱼上游,你在河边等,肯定可以看到黑熊
再回到伐木路这个方法,如果你看到很多新鲜的熊粪,那么,你就把车子停到一边,沿着这条路走。要带上望远镜,这样,你可以看清楚远处的黑影,到底是黑熊还是树桩。昨天出了笑话,我和儿子都看到一个树桩。儿子说是熊,我用望远镜看,是树桩。然后,继续前走。我儿子几乎喊出来了,“Bear!” 我用望远镜再看那个树桩。果然,那是个黑熊在慢慢吃草。相距300米,费了10几分钟,慢慢跟进。结果很不错,又可以继续享受bear pepperoni

TOP

引用:
原帖由 Jzhou 于 2014-6-7 12:46 发表
什么时候开班,想报名。
这个月20号前,每天都可以。6月下旬到7月下旬,因为杂务缠身,修整一个月。两人即可开办,有兴趣可以打电话: 250 619 8000

TOP

引用:
原帖由 funfunlu 于 2014-6-7 19:58 发表
弱弱的问一句, 打下来的熊,扒皮需要怎么处理的呢? 就是好像博物馆那种一张熊皮的那样
那个叫Taxidermy,200块钱一尺。也可以把熊皮卖给皮革公司,当然,要提供猎证,熊票等证件。这边,大家都需要按照法律要求做。
对那些认为打猎野蛮的朋友,我很理解。 因为我曾经也和你们一样,那个时候,我就希望猎人被动物吃掉,谁让他们“屠杀”可爱的动物的。但是,通过狩猎,生态等研究,大家的观点就会改变。打猎是主动利用自然资源,如果管理好,动物还可以越打越多。这里面有很多学问,光靠感情用事不行的,要学习。

TOP

枪证5年renew一次。持证者一般会在第四年的下半年收到续证表格,该表格政府已经给你填了差不多了,你就签证同意就行了。也就是例行手续而已。
猎证,是这样的。你在考试后,你把考官签名的表格,寄到省野生动物协会,你会收到一个结业证书。你拿该证书,到省府有关部门,可以得到BC猎人号码。这个号码是终身的。如果今年要打猎,你就拿着那个号码,去买猎证。如果需要打熊,就买熊票。
考试在Nanaimo,学习也在Nanaimo。枪证学员最好是永久居民或者公民,这样申请周期快。猎证学员需要在BC省居住至少半年。不需要带任何工具,书籍,过来认真学习就行了。等拿到猎证,我们可以一起切磋。

TOP

引用:
原帖由 freedom_2008 于 2014-6-8 02:06 发表
今年二月份已有人组织在省议会请愿制止娱乐猎熊,做了省议员的维大教授Dr. Andrew Weaver也参加发言了。并有民意调查表明88%的本省居民反对娱乐猎熊。俗话说民意难违,所以对那些不在乎熊生命的人,不管是本地的还是 ...
凑巧,那天我也在Victoria出差。那帮游行的eco-terrorists耍弄手腕,号称是反对Trophy Hunting,也就是反对狩猎棕熊等。这帮极端分子,都是仇恨传统,仇恨科学的恐怖分子。

TOP

回复 23# 的帖子

改动一下那个引文,“I disapprove of what you say, but I will defend to the death your right to say it”,变成: "I disapprove of what you hunt, but I will defend to the death your right to hunt"这样,就可以看出他们是不是虚伪了。

TOP

如果没有住满半年,也可以学,但要等到半年住满后可以拿证。这个跟钓鱼买鱼证要求是一样的。当天学完并考试,确实很累。但绝大多数学员都选择这样高密度强化课程,节约时间吗。我儿子没有枪证,但是可以在我监督下使用枪械。回应那些自称环保的人士,如果你不会打猎,你也就不能彻底理解什么叫环保。真正的猎人,是环境和生态的保护者。打猎课程的英文全名就是 Conservation Outdoor Recreation And Education。打猎不是斩尽杀绝,而是可维持的有效利用。

TOP

引用:
原帖由 radishj 于 2014-6-11 19:10 发表
我小时候也抱过玩具熊,并不代表什么。  打小熊那是变态,打大熊那叫天性。
最主要的原因让我一直没有去打猎是我觉得实在是安全得不到保证。子弹是不长眼的,真的无法保证我要打一只熊的时候,熊的另一面没有另一个猎人也在瞄准。伤到我或伤到他,这辈子的幸福基本就结束了
你具备这个意识,就已经比一半以上有猎证的人更有猎人素质了。
许多人,在野地里几天找不到动物,一有风吹草动,就端枪射击。这样的人,最好敬而远之。打猎要有好的伙伴,我现在主要就是培训我的儿子。他可以在山路上熟悉开车,并能给我看路。
再回到你的话题。 如果你进山打猎,十几公里,几十公里地深入,你看到其他人的机会也就越来越少。对射的可能性,几乎为零。还有,稍有枪械安全知识的人都知道, 在射击前,要看清楚目标,以及目标后的物体。也就是:“Be sure of the target and beyond.”
前天有机会给一个从Okanagan来的一家人教猎证,他们在那有2000多英亩的农场。里面有骡鹿,白尾鹿,狼,郊狼等等。真羡慕啊,足不出户,冰柜就满了。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