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

道歉

  “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意思是:如果酒酿得好,就是在很深的巷子里,也会有人闻到香味,前来品尝。

  这个俗语出自《韩非子·外储说右上》,其中说:“宋人有酤酒者,量酒公平,遇客甚谨,为酒甚美,悬帜甚高,然贮而不售,酒酸。怪其故,问其所知者杨倩,倩曰:“汝狗猛耶?“曰:“狗猛,则酒何故而不售?“曰:“人畏焉。或令孺子怀钱挈壶而往酤,而狗迎而龁之,此酒所以酸而不售也。”

  这条俗语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产生的呢?故事发生在战国时,宋国有一个卖酒的人,他卖的酒很好喝,价格很公道,对待顾客十分热情,卖酒的标帜也挂得很显眼,然而酒就是卖不出去。店主弄不清这是什么缘故,去请教一位他所认识的老人杨倩。杨倩说:“你家的狗很凶猛吧?”卖酒的说:“狗凶猛,为什么酒就卖不出去呢?”杨倩说:“人们害怕它呀!有人让小孩带着钱,提着酒壶去买酒,狗就迎面扑上来去咬他,这就是你的酒酸了也卖不出去的原因哪。” 按照老人的吩咐,卖酒的人回去杀掉了恶狗。这样一来,虽然酒坊位于很深的巷子里,人们也能闻到酒香,都来争相购买他的酒,夸赞道:“真是酒香不怕巷子深!”

TOP

引用:
原帖由 mm0220 于 2014-9-29 10:19 发表
温哥华宜家工会同时在闹罢工,我支持增加他们员工收入和福利的,可主流社会好没人提,也不知道上哪儿说去

可不可以这么说,在加拿大要知道享受民主和发表意见的权利(所谓“西方文化”核心?)。但是,享受权利之 ...
又是非对即错的两元论,被洗黑的脑子,再也洗不白!

此地的华人怪可怜的。尽管进入了加拿大,但是思维还是留在了中国。此话怎讲?

中国思维的特点是二元论,不对就错。凡是同意我的就是对,凡是反对我的就是错。错的就要被打倒,被消灭。我们况且不说在基督之下没有绝对的对错,就是有,在对错两级之间有太多的选择。我们说,错的也有存在的理由。我在此地上网的时间不长,但还是在此贴中看到我们华人思维的幼稚。这种幼稚有时是会要命的。我多年来一直在苦苦思索文革发生的机制。不久前看到一篇文革风云人物蒯大富的访谈录。他对文革也有深刻的分析。他的结论与我的不谋而合:二元论是文革的必要条件。也就是说在加拿大华人中还存在文革的火种。

既然不齿,就不要再说起我好了。尽管身体已经脱亚入美,希望思维上也要

脱亚入美。否则你仍旧生活在原来你厌恶的情境中。




http://www.nanaimobbs.com/bbs/viewthread.php?tid=91400&extra=page%3D1&page=5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