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

[实用信息] 夏夏访葛冠中,生活在纳奈莫的画家(第二部分)

夏夏访葛冠中,生活在纳奈莫的画家(第二部分)

问:既然选择了中国画为研究方向,那您在大学为什么会报考油画专业?

葛老师:1996年当我准备报考大学的时候,想法很纯粹,就是想要了解西方的艺术是什么样的,她的发展脉络,思维方式和表现手法与中国画的异同之处。我觉得对人类各种杰出文明财富的汲取,可能对我未来的发展有好处,同时掌握两种不同的技巧对我后来作品风格的形成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您知道,当您看到凡·艾克兄弟作品中叹为观止的质感和细节时,您会下意识的和同时期中国绘画大师的作品做一比较,并且会发现,虽然属于两个不同的艺术体系,但技法上甚至艺术表达方式上都会有许多相似之处。我从很早就开始大量搜集哥特以及文艺复兴时期的各种的符号和图像,哥特教堂的柱廊和尖顶、宫殿地砖有序的方格、空中云彩规律的卷曲、战士身上的盔甲兵器……我一直保持着对这些的好奇心。学习油画成为引导我创作思路发展的重要源泉。

夏夏:2000至2005年,您在哈尔滨师范大学任教五年,后来您为什么放弃了这份对许多人来说相当不错的工作而选择继续深造呢?

葛老师:凭着多年在专业方面的努力,我2000年本科毕业后留校任教。一直到2005年,当时我感觉自己的创作和探索遇到了瓶颈,只有去一个更广阔的天地,再不断的探索和努力才能有所突破。经过一系列努力,我考上了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许俊老师的研究生。他是山水画大师贾又福的得意弟子,也是国内工笔青绿山水画的领军人物,我跟从许老师攻读中国画理论与材料研究专业,希望能在绘画技术和创作思路上获得新的灵感和突破。


许俊作品 1

许俊作品 2

夏夏:我观察到在您读研究生的这3年中,作品的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这种变化的内外部根源是什么?

葛老师:2005至2008年,是中国当代艺术最繁荣的3年。而我读书的城市——北京,在当时又是一个飞速发展的城市,大量新鲜的信息、目不暇给的展览、不断刷新的各种流派使我开始思考艺术在当下的意义,并逐渐觉得重复传统的界画创作与自己的生活并不合拍,我想要换一种呼应当代生活的绘画样式。我开始尝试将当时艺术界的时尚符号结合到一起,进行了早期的试验,《红青绿色系列》是我那个时期的代表作。五角星的外框,青绿山水掩映其中,用隐喻的方法表现今时今日的中国与亘古不变的风景之间的并峙。2007年《红青绿系列》和《惊梦》入选成都国际美术双年展,而在这次展览中的所见所闻,彻底改变了我的创作思路。从《红青绿系列》打开的那道缝隙中我瞥见了一个全新的、广阔无垠的新世界。我再也不想做界画事业的传人了,我想用一种前人没有探索过的方式来拓宽界画的边界。

葛冠中 红青绿系列

夏夏:您形成自己的风格后,作品的特点是什么?

葛老师:我不再局限于传统绘画的循环往复,而是将自己感兴趣的中世纪绘画与雕塑、军事题材、电子游戏,甚至佛教图像加入到自己的工笔重彩作品当中,我试图使自己的作品进入一个新的视觉领域。机械、游鱼、兵器、幕帘、飞鸟、建筑、佛像……意向间的多元组合,是我的画面极其丰富,我刻意的制造柔软与强硬之间、崇高与实用之间,人性、物性和神性之间的对比和冲突,而这似乎就是我们所处的世界,纷杂无序而且难以描述。我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构图和配色,跟从前的作品相比,判若两人。而一成不变的,则是我一直钟情的巨大尺幅、浑厚质地和繁复细节。我希望观众从作品一笔一画的走势上,感受到艺术家极大的能量。

夏夏:可以结合具体作品来阐释您的风格吗?

葛老师:《凝望》是比较能够代表我创作思路的一件作品。它以三联画的形式呈现,90×200cm的大画幅中,左右两个教士分别手持望远镜,彼此对望,月球悬空于画面正中,背景是中国的龙椅。昔日权利的象征物今天承载的是光洁平和的月亮,教士的背景是哥特式教堂以及繁复的地砖。二者向相对的方向凝望,从西方投过的视线,落在东方的月光上。无论走到哪里,故乡的月光还会照在我的身上。


葛冠中 凝望

我在最近的作品中,集中使用了“傀儡戏”这一图式,意在展示现实生活中人们受到的种种制约以及身不由己的无奈。我用作品映射了现代人的世界。人在这里,小之又小。以上是我对自己作品的一些阐释。

葛冠中 傀儡戏 1

葛冠中 傀儡戏 2

葛冠中 傀儡戏 3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