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

马上上马

马上上马

在这个急速变化、强调即食文化的世代,而本年刚为马年,所以连拜年的恭贺说话也有改变,由「恭喜发财」改为「马上发达」才更应景,不单「马到功成」,而要「马上成功到」。

  但其实「马上」是什么意思?我们应该在那些事上追求「马上」呢?



  相信我们都知「马上」就是代表立即、立刻、立时、即刻、即时的意思,但为何叫「马上」,而不是牛上、猪上、羊上呢?则未必人人都知道。当然,版本的来源也可能各有不同,其中一个就是提到古代一个大将,因皇帝病危,大将骑在马上听到了这个消息,于是没下马就直奔京城,所以后人用马上代表立即的意思。而最简单又直接的理解就是:以前马是主要的交通工具,马的奔跑速度亦是最快,所以马上最能代表立即的意思。

  但是否样样事情都要「马上」就是最好?那就要看是什么事情了?「马上」的相反词是暂缓、拖延,即应该要做的事情我们便要马上去做,不应暂缓或拖延。相对地,那些不应是我们追求的,我们反而要学习忍耐等候;犯罪及做坏事更不应该马上去行。

  现代人常将「紧要」与「紧急」混淆,每天为了应付紧急的事情,而将紧要的事情搁置一旁,直至那些紧要的事情变成紧急才马上去处理。有时什至将一些紧要但不紧急的事务置之不理,例如对基督徒来说,灵修是非常紧要,但我们却很容易每天忙于去应付紧急的事情而不先灵修,直至完成那些紧急的事情才做灵修,什至因应付这些事情而没有时间灵修,或应付完这些事情后也没有精神灵修。



  现在人亦常将「需要」与「想要」混淆,现在的资本主义不断的引诱我们要立即作出行动,所以用尽各样的口号,例如:「欲购从速」、「要买就快」;或者是「机会难得」、「勿失良机」、「千载难逢」;什至是「跳楼大拍卖」、「大出血」等等,务求要我们马上行动,但其实很多时那些东西都不是我们所真正需要的,只是在挑起我们的「想要」而已。以前曾经有一家庭电器公司便在安排例行的年终促销活动时,以一句「心动不如马上行动」的广告口号,造成很大的吸引力。

  因此,我们不单关注是否「即刻」的「马上」,也要关注是否「应做」的「上马」,一个人如果没有确立目标,可以在得到某些东西之后而感觉空虚,甚至在千辛万苦而得到某些东西后,却发觉失去了更宝贵的。

  四福音的主旨都是描写基督的生平,但各有特色,其中最短的马可福音的一个特色就是强调即时的行动,所以「立刻」、「就」等字眼重覆出现。以我们很熟识的撒种比喻为例,在描写耶稣讲这比喻时,四福音的叙述没有任何差别,都是说:有一个撒种的出去撒种,撒的时候,有落在路旁的,飞鸟来吃尽了;有落在土浅石头地上的,土既不深,发苗最快,日头出来一晒,因为没有根,就枯干了;有落在荆棘里的,荆棘长起来,把它挤住了,就不结实;又有落在好土里的,就发生长大,结实有三十倍的,有六十倍的,有一百倍的。但当后来门徒问主耶稣这个比喻怎样解释时,便发觉马可对「即时性」的强调。让我们比较两卷福音书的分别:

  马太在十三章19-23这样记载:凡听见天国道理不明白的,那恶者就来,把所撒在他心里的夺了去;这就是撒在路旁的了。撒在石头地上的,就是人听了道,当下欢喜领受,只因心里没有根,不过是暂时的,及至为道遭了患难,或是受了逼迫,立刻就跌倒了。撒在荆棘里的,就是人听了道,后来有世上的思虑、钱财的迷惑把道挤住了,不能结实。撒在好地上的,就是人听道明白了,后来结实,有一百倍的,有六十倍的,有三十倍的。而马可在第四章14-20则这样记载:撒种之人所撒的就是道,那撒在路旁的,就是人听了道,撒但立刻(马上)来,把撒在他心里的道夺了去。那撒在石头地上的,就是人听了道,立刻(马上)欢喜领受,但他心里没有根,不过是暂时的,及至为道遭了患难,或是受了逼迫,立刻(马上)就跌倒了。还有那撒在荆棘里的,就是听了道,后来有世上的思虑、钱财的迷惑,和别样的私欲进来,把道挤住了,就不能结实。那撒在好地上的,就是人听道,又领受,并且结实,有三十倍的,有六十倍的,有一百倍的。

  我们会发觉马可特别强调「马上」,而撒种比喻中所提到的事情也正好提醒我们「马上」要「上马」的应该是那些事情,特别是我们在对神话语上的追求是:听了道,让撒但马上来把撒在我们心里的道夺了去?还是听了道,马上欢喜领受?或是不能坚持神的道,及至为道遭了患难,或是受了逼迫,马上跌倒了?但愿我们都能成为那撒在好地上的种子,就是人听道,又领受,并且结实,有一百倍的。
一切为心造,无心自解脱!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