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

又闻侨团再闹分裂 含泪敬告大专校友会

又闻侨团再闹分裂 含泪敬告大专校友会

2008-7-31  环球华报 丁果

四川地震之后,著名文学家余秋雨写了含泪敬告灾民的博客,引发巨大的争议,有人说他是为政府解套,有人说他是“御用文人”,这个争议还在持续。我在这里借用余秋雨的标题,是要呼吁另外的一件事,那就是大专校友会的争议。

继北京联谊总会,温哥华老年华人协会之后,温哥华中国大专院校校友会为了会长选举引发争议的第三个案例。争议的双方最终也要对簿公堂,引起了许多会员的关注,也有不少人找我,希望我能出面调停。我看到这个新事件,又心痛又难过,自觉没有那么大的本事和威信可以让愤怒的两边熄火休兵,寻找和解共生之道,但作为一个大陆来的移民,也无法安心不出一声,让事态恶化,让资源浪费在司法诉讼之中。

我问自己,为什么,一个大陆来的社团,只要搞得好,搞得热烈,搞得有影响力,就必然发生领导换届时的纠纷,最终,两败俱伤,让社团微弱下去。这是个人的问题,还是文化的问题,思维方式的问题,还是大陆移民在海外发展的宿命?

我不想进入到谁对谁错的问题,只是想提出几个问题,供大家参考。

第一,原来领袖的问题。社团要搞出成绩来,必须要有得力的领袖,无私的奉献,积极地组织,才能让社会壮大,这样的领袖,大陆移民社区不是太多,而是太少。但是,领袖也要具备宽容大度的胸怀,个人成就了这个社团,但这个社团毕竟不是私人公司,而是非盈利性组织,这里没有终身制,而是每个人完成阶段性的工作,就可以让其他人来进行,不必垂帘听政,不必萧规曹随,不同的领袖,会给社团带来不同的活力,整合起来,就可长可久。

第二,新领袖的问题。社团传承,要按照章程制度进行,不能搞夺班抢权的小动作,更重要的是,要给前人领袖充分的尊重和肯定。说得彻底一些,如果没有前任领袖的衣衫褴褛般的开拓,缔造今天的大好局面,恐怕也没有多少人想要抢烂摊子,真的要做,登记成立一个新的社团即可。

上述两个问题,关系到两个心态,一个是唯我是从,一个是改朝换代,这两个心态,制造了中国历史上多少英雄豪杰的悲剧,也制造了中国历史无法良性循环,不断壮大的悲剧?无论新旧领袖,都应该牢记,社团的品牌,属于社会,属于每个默默无闻在其中参与的成员,领袖们如果陷进你死我活的斗争,累及社团声誉,将来要重建,那就太难了。我在中侨做过几年理事,为何这个社团能够逐渐壮大,并非是因为没有争议,没有吵闹,而是参与的人都敬重这个品牌,有时候宁可自己委屈,“含泪离去”,也不会去做任何破罐破摔的事情,这就看出参与者的素养和理念。

我认为,大陆社团的领袖个人素质都很高,但因为缺乏制度的规范,缺乏“成功不必在我“的思维,因此,常常让社会走到一个小高峰,就遇事而衰,这是何等的可惜?!

当然,这也并非说,这几例大陆社团的风波,都是负面,好的地方也有,比如克服了家丑不可外扬的传统,把问题都亮了出来,比如,最后用诉诸法律的形式来解决问题,也是最低限度的控制事态恶化。

不过,我仍然含泪劝告大专校友会的朋友,秉着天下为公的信念,秉着为大陆社群保留一个好的社团,秉着与人为善的信念,再好好谈一次,可以有第三者在场,和和气气来解决问题,毕竟,这本来不是一个你死我活的斗争。诸位以为如何?

TOP

发新话题